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

(文字稿) 『取得規格,到開發完成』中間該注意的事

 


Hello 線上的軟工夥伴好, 

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談一下『軟體開發時間怎麼做預估』。

通常客戶需求方只會給出名詞、概念。

例如:我想要一個APP可以看出現在還有多少需要執行工作?還有多少貨品沒收到倉庫?成本已經花了多少?之類的。

需求?啥?我怎麼把這鬼東西變成可以放在手機或網頁跑的程式?對~~~  你還早的呢。

就像從台北搭高鐵去高雄,拿到需求頂多只是買到車票吧。
那,桃園新竹台中嘉義,個別又對應到甚麼呢?

1. 首先需要查看一下,需求裡面有沒有特殊需要解釋的名詞:
也就是不容易懂的詞、或是不容易計算數量的詞,有的話,一定要追根究柢的問清楚。
畢竟,大多數提需求的人,在他的那個行業打滾有一定的時間了,我們不是那個領域中,可能就不清楚細節、眉角做到哪。怎麼判斷是否滿足呢?想想看自己能不能通順、不帶迷惑的講出客戶想操作的故事?如果可以,那恭喜你過板橋站了。

2. 要記得問客戶,特別不希望有什麼東西出現:在初期,大多數人的習慣是從正面來訴說,但是這也造成軟體退貨率居高不下的狀況,因為你沒有避開客戶不要的。這點一定要特別筆記下來。

接下來,夥伴該我們上場了。

3. 開始在紙上畫個拆解圖、或是想像的堆疊圖。這些雖然是老掉牙的系統分析步驟,可是是有道理的。透過大部拆解,很方便可以理解:有沒有現成的輪子,場景該怎麼轉彎,有沒有現有資源可以搬來借用的。比較講究的就會開始畫流程圖、畫分鏡圖,這些都好,都有助於更深入的理解接下來的動作。

畫圖沒辦法一下子很細,可是透過動手畫,變相的強迫自己思緒轉了一圈,這是邁向專案經理最重要的動作哦。畫圖的過程,主要就是關注連結和轉折,透過甚麼功能連結等等....

拆解之後,理論上我們已經接近台中,也就是路程的一半了。專案管理這個學科中總在強調一件事:品質來自於設計,不再於QC,意思就是在設計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,想通了再寫事半功倍。邊走邊想事倍功半。

拆解後,我們自然會把注目焦點,從全流程降階到每一個重要步驟。人只有再聚焦的時候,品質和效率才會是高的

接下來開始往嘉義台南接近了。

4. 對一些重點段落,可找比較有經驗的人員準備較為粗糙,或說擬真的程式碼。透過這些堆疊,可以方便後面接手的同學做更加精緻的處理,然後串聯,測試,產出客戶需要的操作場景。 

這樣一串的操作,大家應該對於怎麼把漂浮在半空中的需求,落地實現開始長出一些概念。我們可以找一些簡單的案例,慢慢的操作看看,實現並不難哦。

祝福大家有一個平安順利的軟件人生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